
文章分享
8 個與空污有關的嚴峻事實
空污是健康最大的威脅
- 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2012年,全球約70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死,比臺北市與新北市人口加總還多。
- 2013年,WHO 轄下的國際癌症總署(IARC)將細懸浮微粒(5)列為一級致癌物,並指出它是造成癌症死亡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。
台灣空污有多嚴重?
- 2016年,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公布的環境品質指標排名中,臺灣在「空氣污染」一項幾近墊底,39國中排名第37。
- 空氣中5 的平均濃度越高,導致肺癌、中風、缺血性心臟病、慢性肺病的相對風險上升。根據環保署的監測數字,臺灣 PM2.5 的平均濃度超過 WHO 規範的兩倍。
- 臺灣2013年壟罩在5年平均濃度下,罹患肺癌與兒童氣喘的風險就提高了15%,中風、心臟疾病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則增加了25%。

台灣空污哪裡來?
- 根據環保署資料,臺灣的境外空氣污染主要源於中國,但境外污染只佔臺灣空污成因的四成,另外六成污染源都在我們的環境生成。境內污染源包括移動污染源,主要為交通運輸排放之廢氣;與固定污染源,包括火力發電廠,與鋼鐵與石化等高污染產業工廠排放。
- 交通運輸造成的空污,老舊而排氣管制寬鬆的一、二期柴油車的排放廢氣是大宗。2012年,國際癌症總署(IARC)將柴油引擎排放廢氣列為致癌物質,呼籲各國政府應致力減少民眾暴露於此類物質。
- 燃煤發電廠空氣污染物質排放,每年造成臺灣約900件早死案例。若依目前的規劃興建新的燃煤電廠,未來早死案例將增至1,200件。造成這類死亡的疾病,包括肺癌、中風,與呼吸道疾病等。
空污無國界
空污是無邊界的公害,讓人防不勝防,即使居住的城市沒有燃煤電廠,也不一定能倖免。
解決空污從減少石化燃料依賴著手
火力發電、鋼鐵、石化廠排放與汽機車等交通運輸等,眾多空污的主因都源自於使用化石燃料。減少依賴化石燃料,支持潔淨的再生能源,才能保障公眾的健康安全。
文章來源: Greenpeace 綠色和平